浏览数量:47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1-22 来源:本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合理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能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2024年1月12日下午,仙实幼光启路分园体育教研组在组长徐婧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体育教研活动。
活力运动 实践观摩
教研组的老师们共同观摩了由李洁老师执教的中班体育教学活动《捡鸡蛋(立定跳远)》。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化身成为一位位小农夫,帮助农民伯伯去鸡舍捡鸡蛋,他们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工作”前的热身活动。
可是突然到来的一场大雨将地面冲出了一条水沟,怎样才能穿过水沟而不让脚沾湿呢?通过自主练习跳远——跳远动作学习——勇敢挑战,最后成功地帮助农民伯伯将鸡舍里的鸡蛋取了回来。在有趣的游戏中,小朋友们逐步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还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核心研讨 深入剖析
现场观摩结束后,老师们来到多功能厅,共同研讨。
李洁老师先对自己执教的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老师们也针对本次教学活动,从目标的设置、教学具的使用、队形的合理化和变换等方面进行了集中讨论、点评。
付老师说:在跑步热身的时候,幼儿用嘴巴呼气,鼻子吸气,还是建议使用口哨替代喊口令会更好。活动流程层层递进,幼儿参与性高。
周老师说:活动中有些队形和队列的要求是否可以调整,例如两路纵队变一路纵队。垫子的使用可以贯穿全程,这样可以更好地衔接,不需要频繁转换场地。
陈主任说: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时,其实可以形成类似半圆的队形,孩子们看起来更直观更清楚。最后跑道上的游戏环节,各器械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再拉长,可适当增加幼儿的活动量。
反思收获 踏实成长
实践出真知,本次教研使老师们收获了“立定跳远”中的大学问。最后,老师们从幼儿日常的体育素养、队形的设置、动作的示范与纠正等块面进行了反思总结。
体育领域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发展智能和形成个性特征的过程。与幼儿日常的体育素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关注孩子体育素养的形成和培养。
体育活动中的队形设置应该有利于每一个环节目标的达成,与环节相匹配,同时注重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队形转换。
教师的动作示范应该能够做到准确、协调、优美,配以必要的语言讲解。重点突出,并根据幼儿的临场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示范侧重点。
老师们在共同分析、探讨反思的过程中,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园的体育活动也会更加丰富精彩,孩子们也能在幼儿园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