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0-06-24 来源:本站
追随儿童 走进课程——仙实幼课程审议组教研活动
“课程故事”是什么?——就是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做孩子能感受趣味和成长的事,做孩子能参与和思考的事。通常幼儿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鲜活和发人深省的课程事件,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课程的理解感悟。
6月24日,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课程审议组的老师们在汤继宏老师的组织下连线龙潭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分享学习有趣的课程故事。
小四班的谢珍月老师分享了在疫情期间利用线上开展的活动生成的课程故事《探索大树的秘密》,在活动中让幼儿与自然对话,在亲身体验中去探索,发现大树的秘密。
中二班的谢璐老师利用孩子换牙的契机开展了“探索牙齿”主题探索活动,通过调查表、自画像、统计换牙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多关于牙齿的小知识。
中一班的吴情老师在孩子学习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对筷子产生兴趣,开展了一段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从筷子的种类到用筷礼仪,再从游戏及生活中探索筷子的大世界。让孩子在交流、合作、分享中“筷”乐游戏,“筷”乐成长!
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这是最后一学期了。大一班的蒋月梅老师从这些即将毕业的孩子谈话“你们还想在幼儿园留下什么”中开展课程活动。活动中孩子们自制倒计时牌,绘画出回到幼儿园最想做的事以及最想念的幼儿园,这些都是每一位孩子最美好的回忆。
中四班的张兰老师分享了《抗疫小勇士》课程故事,孩子们在疫情期间利用网络的形式,开展“武汉加油”的活动,为武汉同胞加油,与黄石小朋友牵手共抗疫。
“课程故事”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孩子的故事也是教师思考课程问题、寻求课程实施出路、谋划课程实施策略、实施课程设计的探究过程。从问题的产生,到引发孩子激烈的讨论,再从实际操作到解决问题,最后孩子的故事自然而然生成。
总之,课程要基于儿童立场,教师则是在背后提供基于幼儿核心经验的策略支持,助推故事发展。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故事”分享,大家以后能做出更多更好的“课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