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9 来源:本站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以及学习、生活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造成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部分也可表现为无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于成人,5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感染后更易出现肺炎。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需从日常做起:勤通风,保持环境整洁;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充足睡眠,提高抵抗力。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甲流是流感的一种类型。
流感大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肺炎或其他并发症而发展成重症病例,主要发生在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预防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风和减少人员的聚集。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要注意休息和自我隔离,有重症高危因素的人发病后应及时就诊。
为何孩子是流感的高发人群?
从流感本身来讲,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我们熟悉的H3N2、H1N1等。
儿童易感主要由于机体免疫水平低、呼吸道和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所以罹患流感的风险更高。我国每年报告的传染病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因此儿童作为重点人群要着重防护。
流感和普通感冒、支原体肺炎有哪些区别?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两者存在显著差别。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的全身症状较重,高烧明显、剧烈咳嗽明显,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死亡。流感潜伏期较短,一般1-4天,支原体肺炎潜伏期为1-3周,隐蔽性较强。
孩子一旦有了症状,家长不必过于恐慌。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并不一定都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只有侵入下呼吸道,才可能发展为支原体肺炎。如果症状加剧,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