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1-02 来源:本站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获得具体、真实的信息,了解幼儿的发展、兴趣、需要,更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经验。《指南》为我们如何有效地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内涵及发展的价值取向。
11月2日,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风华路园全体教师在教学主任陈敏的带领下,一起走进《指南》,回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指南》为框架做有准备的观察活动。在观察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手中有指南。
理论学习后陈敏主任结合《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中“金属丝,变变变”这一案例与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和交流。老师们各抒己见。
魏老师:老师们都在观察,但观察不是我们最终的落脚处,指导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要学习案例中的老师,关注孩子过程中的发展,深度挖掘孩子的兴趣,比如我们班孩子在滚筒中发现了很多新的玩法,我们需要关注一些小的点,发现孩子们更多想法。
吴老师:案例中老师在观察时有很多的问题引导,帮助孩子有效学习,更好地鼓励孩子发挥创造性。
马老师:案例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玩法,而是鼓励孩子自己一步步探索,用语言引导的方式鼓励孩子自己探索金属丝的玩法。
宋老师:案例中老师对于材料的投放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班级区域中投放了扑克牌,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可以玩相邻数、大小排序……等多种玩法。
本次学习借助《指南》为开展适宜性教育打好基础,基于教师的观察与了解,聚焦儿童学习与发展为核心理念,教师需要做到从“看见”到“看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幼儿的快乐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