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56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3 来源:本站
课程缘起
时值金秋,班级里的自然角新增添了晒秋版块,小朋友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适合晒秋的食物,其中有一颗红彤彤的柿子熟透了,出现了一条裂缝,孩子们纷纷围上来观察讨论。
小海豚:“快来看呀!这颗柿子成熟啦,还出现了一个大裂缝!”
桐桐:“真的呀,里面的果肉都露出来了,还有果汁水呢。”
嘉树:“为什么其他的柿子还是硬硬的,这颗柿子却软了呢?”
豆豆:“这颗柿子还能吃吗?”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认真地讨论着这颗柿子。对于其他还未成熟的柿子孩子们也同样产生了疑惑,追问到:“老师,柿子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缘来“柿”你
柿子大发现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看到孩子们对柿子这么感兴趣,我们决定把握教育契机,利用好园本资源。基于此,我们班开展了以柿子为主题的班本课程活动,就这样,孩子们开启了与柿子之间的探索之旅。
问题一:柿子为什么会出现裂缝?
策略一:
了解柿子生长过程
追随孩子们对于柿子的疑问,我们一起观看了“柿子生长过程”的科普视频,让孩子对其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在幼儿了解了柿子特征以后,我们初探柿子,了解柿子的内部结构,从表面到深入内部进行探究。
在绘本故事《咂吧爷爷的柿子树》里,通过砸吧爷爷和哎呦奶奶,我们了解到柿子有柿子蒂、柿子叶和柿子枝,它们都可以变成有用的物品,真神奇啊~
策略二:
生熟柿子大讨论
关于自然角里第一颗出现裂缝的柿子,孩子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与讨论:
糖果:可能因为柿子“过期”了。
涵逸:因为柿子烂掉了。
可可:我认为是小虫子咬开的。
林林:一定是因为柿子里面的的果肉太多,柿子膨胀裂开了……
其实呀,这颗柿子是因为熟透了才会出现裂缝的,熟透了的柿子捏起来软软的。
摸一摸
问题二:怎样才能让柿子快速成熟?
有的柿子从小朋友带到自然角一个星期后都没有成熟,依旧是硬邦邦的,颜色也没有变得彤红……
泽泽:“我好想吃柿子呀,我们自然角的柿子什么时候才能变软呢?”
小石头:“我也想吃柿子,可是它们还没熟,怎么办呢?”
小可爱:“不如我们想想办法,帮助小柿子快速成熟吧。”
策略一:
完成柿子调查表
借助家长资源深度探究
因为柿子还未完全成熟,所以口感是苦涩的,对于这种柿子我们就要进行“脱涩”处理,帮助柿子“熟”起来。那怎样让这些柿子变得香甜软糯呢?
一份柿子催熟调查表应运而生。带着大家提出的问题,孩子们还邀请爸爸妈妈帮忙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并记录在孩子的画纸上!
汐汐
柿子可以和苹果、香蕉放在一起催熟,还能做成好吃的柿子饼。
可以在柿子上扎几个小洞帮助它成熟,最后可以做成柿子酱。
卡卡
文文
妈妈告诉我柿子用酒精擦一遍也可以成熟,还可以做成柿子酒呢。
柿子放在温度高的地方或者在上面撒上白糖会熟的更快一些。
畅畅
马丰霖
撒盐也可以帮助柿子成熟。
不让小柿子接触空气说不定也可以成熟。
泡芙
策略二:柿子催熟实验
这么多的方法,到底用哪个好呢?不如我们来投票决定吧,孩子们把想做的实验材料都画了下来,制作成了一张投票表。
经过孩子们的认真对比、讨论、投票,最终决定采取撒盐催熟法、保鲜膜封口法、清水浸泡法、牙签扎洞法和大米催熟法。
柿子大投票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投票结果分成了五组,在自主参与、自由观察和亲身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经验。
小组操作
有了柿子的陪伴,孩子们每天都有事忙,早上入园要去看,区域活动要去看,下午离园还要去看。他们每天都在细心地观察着,用自己稚嫩的笔触记录着柿子发生的细微变化。他们自己动手,探索并发现着。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们发现:
第一名
柿子催熟小实验
撒盐催熟法:柿子熟的最快。
第二名
柿子催熟小实验
保鲜膜催熟法:小柿子第二个成熟。
第三名
柿子催熟小实验
清水浸泡法:水慢慢变浑浊,小柿子也被泡软了。
第四名
柿子催熟小实验
牙签扎洞法:用牙签催熟的方法柿子熟的很慢,并且柿子果肉里面有小黑点,柿子不能吃了。
第五名
柿子催熟小实验
大米催熟法:因为柿子被埋在大米里面没有与空气接触,所以熟的最慢。
教师反思
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所以我放手让孩子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对不同方法的试验对照,孩子们得出柿子果然可以用不同方法去涩。通过实验,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意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孩子们自己动手将柿子催熟的过程别提有多高兴了。
问题三:怎样才能让柿子保存的更久?
一次区域活动中,一名孩子在自然角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上次那颗出现裂缝的柿子好可惜呀,还没来得及尝一尝果肉就坏掉了,如果柿子熟的太快,我们要怎样保存呢?
策略一:
制作美味柿子酱
关于柿子美食,同样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结合和孩子们的调查表情况,再经过集体商讨后我们决定制作美味的柿子酱。
那么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制作柿子酱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秋艺:做柿子酱需要柿子和白糖,这样柿子酱吃起来才会甜甜的。
晓恩:还需要准备一个锅和勺子来熬柿子酱。
尭尭:我们要带手套操作,这样才更卫生。
小清:柿子酱可以配上面包片一起吃,我在家吃面包片都会涂上果酱。
于是孩子们拿起了手中的画笔,将制作柿子酱的材料和步骤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01第一步
将熟透的柿子用清水洗干净,并把柿子去皮。
02第二步
将去皮的柿子放在容器里捣碎。
03第三步
倒入小锅中慢慢煮,中间加入适量白糖。
04第四步
全程需要小朋友不停地搅拌,小火煮开即可。
05第五步
将熬好的柿子酱平均分到小碗里,配上面包片一起品尝。
尝一尝
问题四:吃柿子的禁忌有什么?
柿子虽好吃,但是它属于寒凉的食物,那么哪些事物不可以和柿子一起食用呢?它们一起吃有什么危害呢?
策略一:
向保健老师求助
默默
我记得我哥哥和我说过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会拉肚子的。
这个我也知道,好像还有一些食物不能与柿子一起吃。
宁宁
晓恩
不如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她肯定知道。
于是孩子们来到保健室向保健老师寻求帮助,热心的保健老师知道了孩子们的疑惑后专门制作了ppt并走进了课堂,为孩子们科普柿子小常识。
小贴士
1.柿子不能和山楂、橘子等酸性强的食物吃,这两种食物一起食用,会在胃里出现结石。
2.不能和红薯等食物一起吃,容易导致胃肠胀气,如果和红薯等产气的食物一起吃,会加重胀气,影响排泄。
3.不能和寒凉的食物一起吃,比如螃蟹,两者一起吃会造成胃寒,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脾胃虚弱现象。
策略二:
食品安全我知道
在听了保健老师的科普后,孩子们纷纷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孩子们变身成小小食品安全员,拿起手中的小画笔,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其他小朋友们知道关于吃柿子的禁忌,瞧,孩子们画的多么生动、细腻。
教师的话
精彩"柿"界
好"柿"发生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是大班了,课程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认识柿子而认识,而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孩子的兴趣点为课程的生长点,为幼儿呈现更系统、更科学、更贴切的生长体验,还原生态特色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能够让幼儿得到科学的探究方式,从而以后遇到问题能够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本次班本课程故事《缘来“柿”你》的实施,让幼儿了解了柿子结构、生长过程以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生柿催熟实验,并制作了柿子酱。针对当地、当时、当前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生成性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一切自然资源,不仅仅是美景、美物、美味,更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和成长的体验课程。柿子给予了孩子们秋天最甜美的感受,给予了孩子们发挥智慧的空间,给予了孩子们最真实、有意义的教育,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