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11-05 来源:本站
【愉·悦学思路】在倾听中解读,在记录中成长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
教育,始于倾听;结合《评估指南》的要求,11月1日中午,学思路分园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聚集一堂,在业务主任戴敏的带领下共同探索一对一倾听儿童的方法,在陪伴孩子成长的一日生活中,倾听儿童,发现儿童。
游戏开场,引出主题
小游戏,大智慧。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在主持人戴敏主任的带领下教师进行热身小游戏——切身感受倾听、记录、猜想、理解和互动的关系。
姚窈老师:
从倾听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作为倾听者,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值得被对方和幼儿信任,所以愿意和我分享他/她心底的情绪与感受。而作为被倾听者,一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且在一个安全、温馨和和谐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心底的想法表达出来。
徐蓉蓉老师:
倾听能让我们记录下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做到更好的交流;比如上周小柏锜听到沅沅要用雪花片做咖啡,他听到后,便用雪花片拼搭了“一杯咖啡”,送到我的面前说要请我喝。这里我看到幼儿的拼插内容由生活经验而来,能将雪花片这种发挥想象力的拼塑玩具,利用对接、拼插、围合的方式独立完成“一杯咖啡”并送给我,令人感动。
一对一倾听是解读幼儿、认识幼儿、信任幼儿、理解幼儿、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唤醒教师洞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每个幼儿平等的交流,实现教育公平。
理论学习,理清概念
倾听的意义是什么?听什么?如何做好倾听者?在主持人现场抛出问题后,老师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姚婷老师:
建立信任关系,能够看到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吴云芳老师: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想法,对于幼儿的正面积极的想法,教师给予赞赏,增强幼儿自信心,对于幼儿负面的想法,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逐渐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
倾听就是倾身地听、倾心地听、倾情地听、倾力地听,听就是爱,听就是疗愈,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所以先去倾听对方的表达,并且在该懂的时候“点头”,就是给对方最大的爱与安全。
案例剖析,回归实践
思考1:你认为这样的倾听方式是否有效?为什么?
王赢老师:
幼儿记录了,老师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共性话题的讨论,随时随地记录不太可行,比如户外游戏还是要在游戏结束后进行一个回忆与记录;区域游戏过程中可以进行问题、方法的记录。
思考2:你觉得这样的倾听有何优缺点?
有必要呈现倾听记录吗?
丁婷老师:
过多的关注孩子绘画的技能无形中给不会绘画的幼儿增加了压力,遇到重要信息或特别的事情、孩子成长变化是有必要呈现倾听记录的。
戴敏主任鼓励老师们在一对一倾听中,要尊重、接纳、信任孩子,运用恰当的倾听方式,走进孩子奇思妙想的世界,去发现和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要捕捉记录真实的教育场景,在游戏过程中、表征与一对一倾听中、游戏回顾等环节中,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立体的去倾听儿童,利用“看、拍、听、思、讲”的儿童研究五步法,做好观察,真正的读懂儿童。
学习心得
薛冰玉老师:
倾听:理解孩子的第一把钥匙
在小班教学中,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表达欲望强烈,但往往受限于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这时,教师的一对一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获取孩子内心世界信息的直接途径,更是建立信任、促进情感交流的基础。通过耐心、细致的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情绪变化及学习难点,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持与引导。
1. 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可以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传递出全神贯注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2. 通过点头、微笑或简短的话语(如“嗯”、“我明白了”)给予孩子正面反馈,鼓励他们继续表达。
3. 不急于打断或替孩子完成句子,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组织语言。
4. 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用同理心回应,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理论学习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我开始尝试班中安排“饭后聊天”,轮流与每位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聊天。这些简短的交流,有时是关于他们昨晚的梦境,有时是对某个玩具的喜爱,甚至是小小的烦恼。我发现,这样的做法不仅加深了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还帮助我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不少潜在的问题,比如某个孩子的社交焦虑、另一个孩子对特定活动的兴趣缺失等。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一对一倾听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相信他们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次研讨让我意识到,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情感的港湾、成长的伙伴。未来,我将继续深化这一实践,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倾听与沟通策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温馨、包容的学习环境。
姚婷老师:
一对一倾听可以促进儿童情感表达与理解,给儿童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氛围,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儿童有机会使用更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要带着思考去倾听,可以通过倾听来纠正儿童的语法错误、扩充词汇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
在倾听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儿童表达自己在解决问题和做决策时的困惑和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儿童学会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严紫馨老师: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深切地体会到“倾听儿童,相伴成长”的重要性。倾听儿童是了解他们的有效途径。倾听不仅仅是听到他们说的话,更是去理解他们的意思和感受。只有真正了解儿童,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力。
倾听儿童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倾听和关心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老师交流,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王同熹老师: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倾听与指导是确保幼儿能够充分享受游戏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关键。教师应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幼儿,蹲下身来,平视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被重视和接纳。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兴趣和困难,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倾听能够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能。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倾听方式,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教师则认真倾听,不打断、不遗漏、不添加。引导幼儿使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表征自己的游戏内容、日常生活和探索发现。在倾听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和表达。因此,在指导之前,教师应先进行充分的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兴趣点和遇到的困难。同时,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陈柏如老师:
幼儿教师进行一对一倾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当与幼儿进行一对一交流时,教师应避免分心,如查看手机或四处张望,专注于幼儿的话语和非言语行为,可以有一些眼神交流,展现出对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这样幼儿才会给予积极的反馈。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倾听技巧,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通过一对一倾听,幼儿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