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营养食谱(6.23-6.27)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6-24      来源:本站

每一口食物,都是成长的能量;每一餐搭配,都藏着爱的温度。本周,我们精选一份充满爱与科学的食谱,愿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注入温暖能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的幼儿食谱吧!

星期一

早点:鲜牛奶 黑麦苏打饼干

午餐:大米饭

红烧黑虎虾

(过敏幼儿:红烧鸡翅中)

彩椒娃娃菜炒千张

西红柿木耳肉圆汤

午点:红豆包 晴王葡萄

临时_html_8dfd03c.jpg临时_html_4e8ef3d6.jpg

星期二

早点:鲜牛奶 青食小馒头

午餐:薏米大米饭

红烧牛肉丸

彩椒洋葱土豆片

平菇鸡蛋汤

午点:绿豆粥

临时_html_da967a6.jpg临时_html_mdaf9c84.jpg

星期三

早点:鲜牛奶 一口面包

午餐:老母鸡汤面

(老母鸡、青菜、西红柿、蘑菇、木耳、碱面)

红烧素鸡

午点:蒸玉米 荔枝

临时_html_m29b67bc3.jpg临时_html_7505be0a.jpg

星期四

早点:鲜牛奶 咸蛋黄海苔卷

午餐:大米饭

红烧鲷鱼

(过敏餐:蒸鸡蛋)

山药炒胡萝卜

丝瓜蛋汤

午点:小馄饨

临时_html_63c76272.jpg临时_html_m267450cd.jpg

星期五

早点:鲜牛奶 腰果芙脆

午餐:血糯米大米饭

香菇烧麻鸭

糖醋包菜

萝卜牛尾骨汤

午点:紫薯餐包 加力果

临时_html_md58e475.jpg临时_html_m32ef791f.jpg


幼儿夏季空调使用保健小帖士

夏季高温闷热,空调是家庭和幼儿园的“降温利器”,但若使用不当,易导致幼儿感冒、咳嗽、关节痛等“空调病”。以下从温度、湿度、风向、时间等方面提供科学建议,助力孩子健康度夏:

一、温度控制:26-28℃是黄金区间

1. 核心原则:

室内外温差≤5℃:若室外35℃,室内空调建议28-30℃;若室外30℃,室内建议26-28℃

幼儿适应力弱: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温差过大易引发不适。

2. 动态调整法:

白天:空调温度可略低(26-27℃),配合风扇加速空气循环。

夜间:温度调高至28-29℃,避免孩子踢被着凉。

二、湿度管理:40%-60%是舒适范围

1. 湿度危害:

过低(<40%):皮肤干燥、鼻腔黏膜受损,易引发咳嗽、流鼻血。

过高(>60%):细菌滋生,加重关节疼痛,诱发湿疹。

2. 调节方法:

加湿器:空调房内使用冷蒸发式加湿器,每日换水清洁。

天然加湿:在空调房放置一盆水或绿植(如吊兰、绿萝)。

三、风向设置:避免直吹,防“空调风病”

1. 风向禁忌:

禁止直吹:空调风直接吹向孩子头部、颈部、腹部,易引发头痛、腹泻、关节痛。

重点保护部位:大椎穴(后颈)、神阙穴(肚脐)、膝关节。

2. 风向调节技巧:

模式选择:开启“上下扫风”或“左右扫风”,避免固定风向。

物理遮挡:用空调挡风板或毛巾遮挡出风口,分散风力。

四、时间管理:科学开停,防温差刺激

1. 每日使用时长

建议时长:单次连续使用≤4小时,每2小时通风换气10-15分钟。

夜间策略:开启“睡眠模式”或定时关闭,避免整夜直吹。

2. 进出空调房技巧:

过渡缓冲:从高温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停留5分钟,擦干汗液再进入。

衣物增减:进入空调房后,及时为孩子穿上薄长袖或披肩,防止温差刺激。

五、家长必知:3个关键提醒

1. “空调病”症状识别:

发热、咳嗽、流涕:类似感冒,但无接触史。

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尤其下肢。

干舌燥、皮肤瘙痒:湿度过低导致。

2. 应急处理:

轻度症状:关闭空调,开窗通风,给孩子喝温水,用温毛巾敷额头。

严重症状(如高热、呕吐、腹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

3. 替代方案:

风扇+自然风:温度≤30℃时,优先使用风扇或开窗通风。

凉席+薄被:夜间使用亚麻凉席,搭配薄棉被,调节体温。

总结:空调使用需遵循“温差小、湿度宜、风不直、时合理、勤清洁”原则,家长需耐心观察孩子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如遇持续不适,切勿拖延,立即就医!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5709580      粤ICP备08124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