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4 来源:本站
【愉·悦学思路】安全“童”行,“食”刻警惕
——仙实幼学思路分园食物中毒安全演练
为切实做好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提高教职工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能力,保障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5年3月24日,仙实幼学思路分园开展了食物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培训过程中
培训人员:刘玉如老师
仙实幼学思路分园保健室
演练前,保健老师刘玉如带领保育老师,食堂从业人员学习了此次演练方案。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肩负起各自的职责、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故。
活动演练
1.突发状况,迅速响应
2025年3月24日下午,小二班在活动中有三名幼儿突然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班主任老师立即上报园所保健员。
(2)初步诊断,启动预案
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初步判定为疑似食源性疾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向园长上报并说明情况。园长了解情况后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3)应急处置
保健老师及班主任将患儿送至隔离室,等待家长到达后陪同患儿前往医院就医。
班主任老师联系家长告知具体情况。
班级老师立即将其余幼儿进行有序疏散,并查看其余幼儿是否有异常情况。
保育老师开窗通风,做好自身保护措施,对呕吐物进行采集、封存,并按流程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杀。
(4)留样封存,保护现场
后勤主任焦雪薇、食堂负责人刘珊珊通知食堂立即停工并等待上级部门调查,对食品留样及食堂进行查封,禁止任何人员出入。
(5)上报情况
后勤主任焦雪薇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具体情况。
活动总结
演练结束后,后勤主任就此次演练情况及效果做出评价,组织所有演练人员认真进行反思,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演练方案。
食物安全知识小科普
问:什么是食物中毒?
答: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征
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
2.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
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预防
1.保持个人和厨房卫生
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用肥皂和热水洗手至少20秒。确保食品加工设备、烹饪器具和餐具的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2.选择新鲜的食材
选择新鲜和可靠的食品来源,特别是肉类、家禽、海鲜、乳制品等易受污染的食品。避免购买过期食品,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和质地,确保符合新鲜和健康的标准。
3.安全储存食物
食物存储的温度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易腐食品如生肉、家禽、海鲜等应存放在冷藏温度下,冷冻食品则应存放在零下18℃以下。同时,在烹饪食物前,确保食材和食品制备区域保持干燥。
4.充分烹煮食物
适当的烹煮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确保肉类、禽类和海鲜完全煮熟,内部温度达到安全水平。
5.避免交叉污染
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储存,使用独立的切菜板和刀具来处理生肉、家禽、海鲜等原始食材,并在使用后充分清洁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