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77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2-20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利用寒假组织全体教师围绕胡华园长的《给童年留白》一书开展了教师共读活动。
这是一本由管理者、教师、儿童及家长共同完成的记录幼儿园生活的书,只要你悉心阅读,就会发现幼儿园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这里有运用“人心”的力量管理幼儿园的丰富案例;这里有描述教师成长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这里有“回归自然与本源”的管理思想、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品书中内容,谈思考感悟
由每日的领读教师先读、凝炼出当天读书章节的重点,并提出共读的思考问题,其他老师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每日打卡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分享。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的价值既有个人的发现和感悟,更有交流分享中的共鸣和喜悦。每日在自主阅读后,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共读问题,记录下不同的阅读感悟。我们在书籍里相遇,共享文字之美,尽品读书之乐。
阅读时光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阅读者。教师读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书中的知识也可以转化为教学的专业能力。读一本好书,书中的观念和力量会渗透到人格与个性中,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胡华园长书中描绘的花草园美好的像一个世外桃源,相信每个老师一定会对其有所触动。
共读,共成长
谢璐老师:
对于胡华园长的“一花一世界”(儿童观)您如何理解和看待?可以结合工作实际说明。
胡华园长的“一花一世界”儿童观,强调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世界,应该被尊重和理解。这种观点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特点和需求。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可能喜欢音乐,有的孩子可能喜欢科学。我们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同时,“一花一世界”也强调了儿童的创造性。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材料,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发现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郭娟老师:
什么是有呼吸感的室内环境?
幼儿园有呼吸感的室内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自然元素、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科学搭配色彩、使用安全环保材料和设置互动性趣味性设施等方式,可以打造一个有呼吸感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还能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呼吸感”的成长环境。
在环境里,儿童有很大的自主权,材料不拘泥于固定的位置上,会随着学习主题的变换与当下自然与季节的变化,让孩子们展开创造。在创造中,他们讨论规则,学习遵守规则。一间教室对他们而言,既是身体的居所,也是心灵的安放之处。在中国大部分幼儿园的建筑是封闭的,对内的敞开以及能够乐在其中的格局,却能弱化这种不良影响,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接近真我。
陈辉老师:
说一说自己在教育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获得价值或幸福感的体验。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从他的教育对象那里获得快乐与幸福。人们平时谈论幸福,经常从金钱、地位、事业等方面展开,人是有所追求的生物,人所追求的就是幸福。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那也一定是为幸福而做教师。凡是能够走进孩子心灵,不断追求课堂诗意,尽情享受教育,一定是一个幸福的教师。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面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意向,总是琢磨:我怎样触动孩子们,而触动发生在教育的细节中。教师要读懂学生,给予他们发展空间,并静下心来等待,因为教育等待理论告诉我们:同一起点,发展速度不同,并于不同时期能达到同一高度。
总之,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对自身的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正确把握,对教师工作的努力才能感受到的。
朱媛媛老师: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观谈谈平时如何观察、支持儿童的?
1.儿童不同于成人,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我们要通过观察和主动交流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身体语言、动作以及言谈举止等来感知他们的内心想法。同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孩子在安全和无压力的环境中倾注自己的心声,勇敢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这也能让他们感到重视和认可。
2.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内心想法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要有耐心和同理心,以便我们做出恰当的反应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最持久、最扎实、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因读书铸就的教书灵魂,便成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要选择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