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9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2-13 来源:本站
阳光正好,微风浮动,2021年12月10日,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光启路分园自然作品艺术展拉开了帷幕。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口,各式各样的作品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你看,这是我用松果做的美人鱼!”“这个树是我做的,上面都是我捡的银杏叶!”......
本次自然作品展围绕“自然和谐”主题,所有作品均由自然材料制作而成,或由亲子共同完成,或师生合作,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驻足观看。
一、展
01 自然与童趣 小班组
小一班 《趣味扎染》
用火龙果榨汁进行扎染,进一步了解民族工艺——扎染。
小二班《一篮子秋天》
花篮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用画笔装扮一下,里面放上我们捡拾来的落叶,秋天去哪儿了呢?秋天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小三班《树叶扎染》
植物敲拓染是利用自然植物中的颜色拓染,它有别于化学染色,是一种最自然的、健康的、材料最易得、操作比较简单的一种染布方式。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了解叶片中色素及扩散速度,探索古老的染布形式,促进孩子对大自然的保护与热爱。
小四班《大树拼贴画》
树叶,是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它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同,用树叶来贴画既贴近大自然,也贴近幼儿生活。让我们一起和孩子走进大自然,体验树叶作画为我们带来的惊喜吧!
小五班《树叶喷绘》
冬意渐浓,小小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不要忽略了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资源,小朋友们将各种各样的树叶收集起来,利用颜料进行喷绘。
02自然与文化 中班组
中一班《树》
爸爸妈妈们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走出家门、来到自然中,收集落叶、松果、树枝等自然物,制作成的精美作品。
中二班《藏在泥土里的艺术》
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传承古老中华文化,培养艺术审美情趣,通过亲子陶艺制作,不仅丰富了幼儿对大自然艺术的理解,更使孩子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具匠心,源远流长。
中三班《树枝的遐想》、《鹅卵石历险记》
树枝,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自然物,它质感天然,肌理丰富。就如我们的孩子,充满活力、浑身散发着纯真的气息。一个个小小树枝,孩子们会拼出各种造型。
鹅卵石不仅是孩子艺术创作的材料,也为孩子无限创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在涂鸦、拼贴等过程中大胆想象,一个个平淡无奇的自然材料在孩子的手中,瞬间变成了一件件奇特的作品,展现出孩子们的无限遐想
中四班《小鸡在散步》、《热气球》
《小鸡在散步》利用花生壳做鸡的身体,然后给鸡画上眼睛、嘴巴和鸡爪,最后用黏土来做毛毛虫,小鸡在散步。《热气球》先给花生壳涂五颜六色的颜色,然后用漂亮的颜色做热气球,最后来填画出漂亮的热气球。
03自然与创想 大班组
大一班《松果、贝壳、木片变身计》
普普通通的松果、贝壳、木片可以变成什么呢?孩子们将黏土与自然材料相结合,变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美人鱼、鲨鱼、小刺猬、豪猪、电鳗......
经过幼儿的创作,连平凡的自然物都鲜活生动了起来!
踏着纷飞的落叶,孩子们用眼睛、耳朵和身体去感知自然的神奇,以植物的叶片、花瓣等为材料,用纯真质朴的艺术语言,最真情实感去描绘自然的美妙,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自然作品,颜色各异、形态万千。
二、赏
孩子们把飞舞的思绪、飘渺的遐想给了日月星辰,给了花草树木、给了世间美好。小朋友们拉着爸爸妈妈,自豪地介绍起来:“这个是我做的!”除了驻足在每个作品前认真欣赏以外,一边参观还一边相互提醒要保护好我们的作品。而家长朋友们,也纷纷拿起了手机,记录下这些美丽可爱的作品。
花草虽微,芳香永存,
纸上留香,花叶常繁。
我们身边不起眼的花草,
也能被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
每一幅作品
都是孩子们用自然和朴素童心创造。
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遨游,
细细的品味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