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9-15 来源:本站
现在正是季节交替之时,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宝贝们的年龄较小,抵抗力比较弱,给可恶的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高发,不少孩子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特为您整理了正确看待儿童支原体肺炎防护的小常识,希望家长朋友们认真阅读并祝愿所有的小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
一、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社区、家庭内或聚集人群中可以有流行感染,暴发则往往多在学校、幼托机构、夏令营等较封闭的群体中。因肺炎支原体形态多样,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有耐药性。对一般75%的酒精、含氯消毒液、2.5%的来苏儿等消毒剂敏感,50摄氏度30分钟或55摄氏度5~15分钟就会死亡。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
二、支原体肺炎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还可能发生粪-口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间接接触而传播,但是此种传播途径传染的概率较低。
三、感染肺炎支原体有什么表现?
支原体感染可见于各年龄段幼儿,一般学龄期儿童多见,年长幼儿大多起病不急。潜伏期1~3周,起病缓慢,约1/3病例无症状。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疗程大约2-3周, 疗程不足也可导致其迁延不愈或复发,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按疗程治疗。
四、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1.注意增减衣服,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会感觉较冷,中午气温又较高,因此,送孩子来园时可以多穿一件外套,防止孩子着凉,既要让孩子拥有抗御风寒的能力,也要适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2.加强饮食调养,孩子的膳食要合理,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多饮用开水,适当多食青菜、藕、柿子、香蕉、红枣、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果蔬,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给幼儿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
3.做好疾病预防,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居家环境保持通风,勤洗勤晒幼儿的床被。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接触生病的人群、孩子身体不适时马上就医。
4.加强运动健身。请您每天坚持让孩子准时参加幼儿园的运动活动、体能的锻炼,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增强抗病能力。
5.做好自查自控。家长应坚持上幼儿园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及时送医治疗,为避免来园交叉感染,待孩子康复后,再送往幼儿园。
尊敬的家长,在支原体肺炎高发时期,我们更要严格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预防,相信有了您的配合,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保护好孩子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家园共育,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