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2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5 来源:本站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了可供幼儿感知和形成“分类”经验的教育契机。《指南》中也强调:“幼儿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尝试分类等数学学习,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为此,11月21日-11月24日仙林实验幼儿园科学教研组展开了相关内容的教研。
精心备课 用心研磨
本次教研活动以中班数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拉开帷幕,储开凤老师从绘本故事的情境导入活动,在看看、说说中感受分类的作用,通过游戏操作感知物品分类的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活动后,教研小组展开了认真的研讨活动,观摩的老师从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设计、教师素养、幼儿参与等认真审视每一个环节,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展示 精彩纷呈
在教研组老师的齐心协助下,储老师将活动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向全园老师们进行了展示。本次活动用更加直观的操作引导幼儿用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更进一步的经验提升。
听课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教师在深入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关注幼儿认知水平的同时,将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情境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放手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且行且思 共享共进
随后,科学教研组组长谢珍月老师带领大家以数学核心经验为抓手,从“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式、“分类”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等几方面,进行了梳理。老师们也纷纷介绍了自己班级关于“分类”的游戏材料,通过分析和分享老师们对幼儿园数学的关键经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数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了一定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执行园长倪春晓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梳理,再次强调了“让幼儿的数学思维看得见”的重要性。希望老师们在理解数概念的基础下,运用情景和实物将抽象的数学学习具体形象化、生活化,让幼儿的数学思维看得见,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鼓励老师们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有深度思考,在帮助幼儿扩展数学思维的同时,自己的教学技能也应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