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5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25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有效促进教师科学领域教育教学工作,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幼儿。2022年10月21日,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光启路分园承办了栖霞区科学领域研训线上活动。
精彩开场促交流
仙林实验幼儿园光启路分园贾玥老师作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流程,并结合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以“自然”为主题拉开了本次科学领域研训活动的序幕。
活动分享引思考
龙潭幼儿园的刘畅老师执教了中班科学活动《腐叶花肥》。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将自然资源和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幼儿提炼经验,引导幼儿利用自然资源作为活动素材,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随后,青秀城幼儿园王朦蕾老师执教了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这是基于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生成的活动。活动中幼儿能自由探索、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享受探究过程,提高初步的探究能力。
仙林实验幼儿园光启路分园董天昱老师带来的讲座《玩在自然中——自然资源在幼儿生活与游戏中的有效利用》,从“为什么以自然作为理念核心、亲自然活动内容的选择、户外科探游戏”等方面进行解析,通过自然科学课程故事的分享,让老师们直观地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体验和发现,帮助教师进一步感知自然资源在幼儿生活与游戏中的有效利用。
思想交流共进步
叶俊秋老师:本次活动体现出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资源,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尝试、感受、探索的机会,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顺应儿童经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吴慧君老师:教师能利用大自然的规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实践和操作,近距离与大自然接触。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能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许芸玮老师: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构建是主动的、积极的。
专家点评勉成长
栖霞区科学教研组组长王婷园长对本次线上研训活动给与了充分肯定,王婷园长提出:“幼儿和教师都是自然教育活动的发起者,但幼儿的能力有时不足以发起这件事,尤其是在幼儿园的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更多地为孩子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并给予适时、适当地指导,满足他们观察、探究的需要。同时,教育的环境一定是经过设计的,游戏的状态一定是自主的。教育活动中,幼儿真正的自主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走向去活动的。老师只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手里有方法,一定可以开展好科学领域活动,并渗透于其他领域活动中。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秋日教研时。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也是一次灵感的生发。我们相信,每一位栖霞区科学教研组的成员必将深研促教,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