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6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1-23 来源:本站
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语言的利用,而叙事不仅是儿童了解和表达世界的基本方式,还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水平的反映。
为了帮助教师有效地将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转化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帮助儿童学习并获得叙事性讲述核心经验,提升教师讲述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仙实幼语言教研组开展了以“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课例观摩促学习
本次活动由居瑶老师带来研讨课例——大班讲述活动《地下100层的房子》。教研活动前,组内老师一起对本节活动的适宜性进行了研讨,绘本中的小空受邀参加地下100层的晚会,她很好奇,决定去看看。在去参加晚会的路上,她会遇到谁?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完整讲述呢?组长陈小倩老师带领大家根据“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的要求帮助大家明确在叙事性讲述活动中幼儿的发展阶段,并最终根据幼儿发展情况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在现场教学活动中,跟随居老师的提问,孩子们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有顺序地进行讲述,语言更加完整、丰富。
互研共学促成长
观摩中学习,研讨中优化。教学活动结束后,在陈老师的带领下,组内教师就两个问题进行研讨:在本节活动中,教师如何通过有效提问支持幼儿进行看图讲述活动?在一日生活中,还有哪些环节如何提升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
魏雯老师:在活动中,教师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例如:这是第几层房子?图上有谁?它在干什么?对幼儿观察画面具有很好的指向性。
殷雅琪老师: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例如:小空遇到小兔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它们会说些什么?....引发孩子思考接下来的情节,想象画面中角色间的对话。
陈小倩老师:教师提问与回应会直接关系到与幼儿互动的效果,教师给予孩子的回应可以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但要避免“你说的真好”“你真棒”等类似语言,可以针对孩子的关键性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这样可以引发其他孩子进行思考。
陈老师还为大家带来微型讲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从有效提问的意义、特征、原则三个方面细致讲解提问的技巧,并结合具体案例让老师们清晰的理解有效提问、低效提问及无效提问的区别。
教研结束后,集团教学主任苏克拉和集团教科室主任陈静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
陈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接下来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提出可行性建议,扩大教研活动的辐射面,带动全员教师共学习,使教研活动更加深入。
苏主任指出,一节优质的讲述教学活动,有效提问至关重要,但教师对核心经验的把握是讲述活动开展的关键。可以从画面观察、语言发展、学习品质等方面进行核心经验的梳理,教师在把握核心经验基础上,层层铺垫,让幼儿想讲、会讲。
“行而有思,思而行远”,思是前提,行是结果,思行合一才能越走越远。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对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在今后的讲述活动过程中,加以运用,多思考、多研究,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