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04-13 来源:本站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盲目听从谁说的话,也不是盲目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懂得因材施教。作为一个二孩妈妈,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寻找与孩子的正确相处模式和正确爱孩子的方式,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是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的呢?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启蒙呢?
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三个关键词:陪伴、教导与尊重。
一、好的教育,离不开用心陪伴。
幼年时期,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黄金有效期。在这期间,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信赖,可以依靠,可以托付一切。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哥哥10岁,弟弟快6岁了,我们在陪伴两个孩子时,会结合两个孩子的兴趣去调整陪伴模式,也会让两个孩子互相陪伴,共同成长。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耿兴易从小便能专注于阅读。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也是以身作责,在休息时间,我和孩子爸爸经常通过阅读来放松,调节自己,同时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像勇敢的《海底小纵队》,善良的《海蒂和爷爷》,我们反复讲了很多遍他也听不腻。时间久了,孩子也把阅读当成是一种自己的休闲方式,在阅读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比较多。从放手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开始,选书时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商量,不只以家长的标准来判断。重视孩子的亲子阅读,多陪伴孩子一起读书。阅读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可以提出问题互动,激发孩的阅读兴趣。亲子阅读过程,也是孩子和家长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坚持阅读对耿兴易的显著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词汇在平时语言交流中会有体现,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知识面会无形中得到提升。我们还会充分发挥哥哥的作用,在哥哥的带领和陪伴下,耿兴易也慢慢喜欢上动手游戏、棋类游戏以及运动。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我认为用心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些陪伴和关爱是孩子们日后成长的基石和力量。
二、好的教育,缺不了规则的教导
爱而无矩,孩子会失去分寸。
作为家长要管好孩子首先要作好自我管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张照片印象很深刻,地铁上一位妈妈在玩手机,孩子也凑过去跟着看手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的烙印在孩子心底,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立规矩,不是单方面的强制。我们作为父母,在制定规矩时,要把自己算进去,家里所有的规矩,家里所有的成员都要遵守。
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尤为重要,可以用计时器、沙漏等工具把时间“可视化”,我要求耿兴易和他的哥哥放学写作业用计时器在合理规定的时间内限时完成,完成作业后,我和孩子的爸爸会陪伴孩子做他们想做的游戏,如一起做手工,一起运动等。这样可以调动孩子写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学生的“规则”是先完成作业后再娱乐,也让小朋友在这样的规则中慢慢改掉磨蹭的习惯。
立规矩不是单方面的强制,爱孩子也不是一味的溺爱,不是无底线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倾听,以家长的身份给予关爱、指引。
好的教育,要懂得尊重孩子。
当孩子还在呀呀学语时,我们和孩子交流时,更多的是“你想做什么”,从耿兴易小时候起,每天睡觉之前,我都会和孩子交流,问问孩子今天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孩子舒缓了内心的情绪,也促进了亲子关系。倾听孩子心声,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会让我们和孩子交流更顺畅,孩子对我们家长的信任感更强。知道孩子的想法,我们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除非这种选择突破了底限。家长不要武断,一切替孩子做主,久而久之,当孩子长大时,面对人生真正的选择,他会失去主张,还是想去依附于别人。耿兴易很小的时候就很想独立的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尽管当时的他还太小,独立吃饭会把身上搞的脏兮兮的,但我们还是尊重他想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初心。现在随着他慢慢长大,他的自理能力越来越棒,特别会照顾自己和身边的小朋友,每天会自己收拾小书包,自己穿衣服,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在幼儿园里帮助老师搬凳子等,还获得了自理能力比赛的第一名。尊重孩子的意愿,他的成长可能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去欣赏他们,时间会还给我们一个阳光、开朗,有独立思想的孩子。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窦桂梅老师,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她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像一锅浓汤,必须五味俱全、营养全面,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先放糖,是给孩子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变得自信、志气昂扬。
再放盐,是教会孩子直面挫折,让他们变得坚强、百折不挠。
再补钙,是教会孩子自立更生,让他们变得独立、自强不息。
糖、盐、钙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具备,才能让孩子羽翼丰满,在属于自己的蓝天里展翅翱翔。
教育孩子是一门课程,我也还在不断修炼中,而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开心,幸福,让自己思维和心态也变得年轻。未来的日子,我将一如既往,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其中的快乐和艰辛,我们将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