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8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3-12-29 来源:本站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切实提升教师在音乐领域的专业性,搭建一个相互观摩、共同成长的平台,2023年12月20日上午,季玥教授专家团队来到仙实幼光启路分园开展了音乐教研活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魏鹏飞莅临活动现场给予指导。
讲座促成长
季玥教授的研究生团队带来了《幼儿情绪能力发展量表》介绍,围绕“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这一主题,从幼儿面对情绪状况时所需的四项能力展开讲解,通过量表让老师们以专业、深入的角度看待幼儿的情绪发展情况。接着又介绍了《3-6岁幼儿交往能力发展量表》试测量表,结合观察实录让老师们从各领域多角度评估幼儿交往能力发展情况。
我园老师认为:“在对幼儿的教育研究时,抓住幼儿的某一方面切入,运用细致、专业的理论能让我们的研究更科学、更高效。研究生介绍的用量表的方式观察儿童,进而方便我们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做终身学习者。”
活动秀风采
光启路分园高辰欣老师带来了一节小班歌唱活动《动物歌》。幼儿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动物问答歌、身体音阶歌、“魔法纱巾”等多种形式的介入,引导孩子们循序渐进地感受音乐元素、音准及节奏特点,孩子们沉浸在音乐游戏的欢乐里,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用动作、语言、歌声将所思所想充分外化。高老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的问题。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此过程中也得到提升。
研讨构巧思
观摩结束后,高老师从活动的设计、执教后的反思等进行说课。针对本次活动老师们纷纷各抒己见,共同围绕图谱的出示、重难点的突破、音准的把握等多方面进行研讨,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季玥教授就此次活动提出了适宜的建议:
1.导入环节要充分彰显其作用
就本次活动而言,身体音阶歌的目的是建立幼儿音准,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唱的环节中应将“身体部位”与“音高”进行对应。在身体动作的暗示下帮助幼儿关注音高。
2.明确音乐活动目的,采取合适的方法
从五域融合的理念出发,其目的不仅仅是唤醒幼儿愉悦的情绪更应关注各领域间的互动和融合,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并进行适宜的评估。
3.合理运用辅助材料,体会音乐元素
把握音乐元素是活动进行的前提,首先老师们应对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感受音乐的特点,选择相适宜的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元素。本节活动巧妙的选择纱巾来体会音乐中的附点,但附点在音乐中更体现了重音。因此活动中老师应抓住此点引导幼儿与辅助材料进行有效互动。
魏鹏飞教研员为接下来的音乐教研工作提出了合理展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专业素养,加强领域之间的融合。二是立足儿童本位,开展适宜性的研究。三是关注核心经验,做有准备的教研。有小结、有凝练。促进幼儿全领域发展。
活动最后,仙林实验幼教集团园长兰敏对我园音乐教研活动提出要求,要以“一”带“多”,“多”扩而广之,在季玥教授研究团队的引领下,带动各园音乐教研组不断学习,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再将这种氛围传递给园内所有老师,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记在心中,行在实处。
享音乐之美,探教学之法。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平台,也激发了教师们对于幼儿音乐教育的深度思考。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终身学习,让孩子感受音乐之美、享受音乐之趣。“音”爱相约,随“乐”前行,用美丽的音符,串连起孩子的音乐世界,让音乐的灵感,点亮孩子的音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