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美风华】科学保健 及时预防

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4-30      来源:本站

春季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毒便会乘虚而入。幼儿园内的儿童容易因密切接触而传播各种传染病。为此我们分享这份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小知识,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

1.疱疹性咽峡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咳嗽以及可伴随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污等。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潜伏期一般为35天。

2.诺如病毒感染

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会引起病毒性胃肠道疾病,也就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主要以“粪-口”传播为主。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很容易造成传播流行。

3.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要的致病病原体。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5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易感人群;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传染性强;主要表现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

4.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极易造成传播流行。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勤洗手:教育孩子们在接触眼、鼻、口前要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上厕所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

·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教育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覆盖口鼻,之后立即将纸巾丢弃并洗手。

· 日常消毒:对孩子们的玩具、餐具和经常接触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 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

· 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

· 清洁消毒:每天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对幼儿园内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 减少公共场所的接触: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共交通等。

4. 健康监测与及时就医

· 健康监测: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传染病症状,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应在家中休息,直至完全康复并经过医生确认后方可返回幼儿园。

5. 接种疫苗

· 及时接种疫苗: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带孩子接种各类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以增强抵抗力。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5709580      粤ICP备081242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