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学思路】【学思笃行·教研动态】“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南师大季玥教授来园指导

浏览数量:34     作者: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1-06      来源:本站

【愉·悦学思路】【学思笃行·教研动态】“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南师大季玥教授来园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幼儿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和运动作为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是提供音乐和运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将音乐和运动融合起来,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研讨前言

   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我们通过音乐教育与体育运动的思维融合,以音体融合集体教学活动为抓手开展研究。1月3日,南师大季玥教授专家团队来到学思路分园进行现场教研指导。

图片图片

图片

专家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  季玥教授

图片

走进教研现场

   本次活动由学思路分园两位音乐组教师执教两节音体融合集体教学活动。

图片

01小班音体融合活动:《小兔子去游玩》

   第一节活动由李木子老师执教小班活动《小兔子去游玩》。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出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理解A、B音乐的不同,并根据A、B段不同的音乐节奏学会踏步走和双脚并拢向前跳。

图片


图片

02大班音体融合活动:《丛林探险》

   第二节活动由赵丹老师执教大班活动《丛林探险》。活动中教师运用角色情境代入,引导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练习用双脚跳、开合跳和跑的技能,表现乐曲A段的重音和B段稳定拍的节奏。

图片

  圆桌研讨

   集体教学活动观摩后,大家就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教师说课

   两位执教教师分别围绕“音体融合活动设计时的思考”“在主题中的价值”“儿童关键经验”等进行说课。

图片

   本节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例如:小兔子去游玩、去乐园等情境。在活动中我还设计了五大环节,首先是导入环节,采用了季教授音乐活动的三个准备;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走和跳;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分段练习,其中还增设了打卡小任务的情境。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前期的初步感受音乐、分段练习,到这里有能力的提升和巩固并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设计了两条难易程度不同的两条路线。最后一个环节是放松,让幼儿的肌肉得到放松、舒缓。

问题

  对于本次活动我也有些疑惑:               

  1.因为是音体融合活动,幼儿需要学会的关键经验比较多,本次活动是否在小班下、或中班上更合适?

  2.在活动中幼儿如何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踏步走的小脚抬高和向前跳,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结合了音乐和体育的特点,从动到静、由快到慢的方式设计了热身部分及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腿部练习。在器械的选择上我选择了敏捷梯,因为敏捷梯在幼儿练习跳的过程中不会移动且幼儿可以创造出更多跳的方式。今天活动的所有环节是以“学一学”“练一练”“想一想”进行的。学是让幼儿之间进行示范、学习;练是跟着音乐节奏进行练习;想是在每一次活动结束都有总结的过程也是让幼儿由休息的机会。

问题

  对于本次活动我也有些疑惑:

  1. 在音体融合活动设计中,教师应侧重哪方面领域的核心经验?

  2. 活动中,幼儿在练习跑和跳的技能时,应根据音乐变化动作还是应根据器械变化动作?

与同伴的对话

  对于两节集体教学活动,音乐组的核心成员也有一些建议和疑惑。

图片

  陈辉:今天看了两位老师的音体融合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在他们试教过程中,我们就在思考“音乐、体育哪方面占比比较大”“为提升儿童两方面的关键经验,什么样的策略可以达到兼顾目的呢?”

  赵圆:在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年龄特点去注重幼儿的动作规范要领,例如,大班应注重动作的规范要领,小班则是注重情境游戏。在第一节小班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用更多的辅助材料或在材料组合摆放时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根据A、B段不同的音乐节奏练习踏步走和向前跳。

  宋彤:今天的两节活动给我的感受是孩子在感受音乐的部分和练习体育技能的部分都很好,但怎样体现融合?怎样才能避免走入综合的误区呢?

  谢璐:在之前系列音美融合活动的    

  研讨中,我们看到了音乐的旋律、节奏及幼儿的感知等元素出现在美术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用颜色的明暗表现音乐的风格,用多样的线条表现儿童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所以音乐与美术之间有融合的关系。那音乐与体育之间该怎样融合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一种思维的融合,比如,李老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将音乐乐段与场地布局相结合,便于儿童在游戏中习得关键经验。

专家点评


图片

季教授:

  两位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做了很多思考、活动后的反思也很及时。在未来的社会中,需要的是具有跨学科思维的人,我们老师需要实现儿童跨学科思想的培养。在音乐中,时间、空间、力量是可以通过动作去表现的,而它一样也是体育的关键观念。

  教师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1.符合幼儿身体发育;2.幼儿感兴趣;3.教师有收获、成长。同时,也要思考音体融合活动带给儿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教学目标中,既要体现音体的儿童关键经验目标,又要兼顾社会性情感的发展目标。

  从音体融合活动的基本环节来看,热身环节可以考虑如下三个方面:1.足够的热身空间;2.全身各关节的热身动作;3.本次活动涉及关键经验身体部位的热身。放松环节要考虑一是在运动后减少肌肉乳酸的产生,让幼儿第二天没有明显的肌肉酸痛感;二是让幼儿的心跳及身体各项生理体征慢慢恢复到平常的状态。

图片

兰园长:

  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各项发展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始和放松环节都不容忽视,老师们对各年龄段体育的关键经验需要认真的学习。音体融合是两个领域关键经验的融合,今天的活动中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师应注重跨学科融合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写在最后的话

  享音体之美,探教学之法,此次音体教研之旅体现了老师们以乐激趣、以乐养德、以乐蕴情的活动思想,对执教老师来说是一次集体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和检阅,对观摩的老师来说,更是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索、反思的良好互动,于儿童而言,音体融合活动也是促进社会性情感发展的良好途径。

  我们相信,在南师大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开展教学研究,坚实行走在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前进之路上。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5-85709580      粤ICP备08124264号